【網絡媒體走轉改】媒體團走進成都熊貓基地 憨態可拘的大熊貓圈粉無數

????華龍網1月22日22時20分訊(記者 李黎)今(22)日,2018“新時代 新夢想”全國網媒新春走基層活動四川站在成都啟動。下午3點,媒體團來到活動第一站——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(以下簡稱成都熊貓基地),大傢紛紛被可愛的“滾滾”圈粉。據瞭解,成都熊貓基地現存大熊貓184隻,已建立成全球最大大熊貓人工繁育遷地種群。

大熊貓正在吃竹子 記者 李黎 攝????去年新出生幼仔11隻 現存大熊貓184隻

????“我們基地裡的竹子可不是大熊貓吃的竹子,是用來給遊客觀賞的。”在成都熊貓基地,解說員向大傢介紹,全世界的竹子種類有1000多種,而這裡的大熊貓喜歡的隻有60多種,“大熊貓吃的竹子都是從成都周邊產竹子的山區專門運輸而來,以保證它們每天都能吃上新鮮的竹子。”

????解說員告訴記者,不僅如此,大熊貓們每天的食物不僅僅是竹子,基地有專廢塑膠處理濾網|處理廢塑膠垃圾濾網門的熊貓廚房,為它們配餐。

????記者看到,生活在這裡的大熊貓狀態非常自在。在基地太陽產房附近的戶外活動場所裡,5隻大熊貓各自占據瞭自己的地盤,有的坐在樹丫中,有的趴在平臺上,有的在爬樹,整個畫面自成風景。

????據介紹,今年是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成立30年。30年間,這裡從6隻病、餓大熊貓開始,通過科技的力量與不懈地努力,已建立成瞭現存184隻的全球最大大熊貓人工繁育遷地種群,在2013年到2016年間保持絕對增長率200%。僅去年,成都熊貓基地成功繁育並存活大熊貓幼仔8胎11仔。

可愛的大熊貓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供圖 華龍網發????打造大熊貓文化藝廢塑膠加工|廢塑膠處理工廠術聚落 擦亮“熊貓文化”名片

????在打造熊貓文化方面,成都也是不遺餘力。據瞭解,今年1月9日,中法成都大熊貓創意產業園項目正式簽約,將在成都建設全球唯一圍繞大熊貓為主題,關註人與自然廢塑膠原料|廢塑膠原料處理、科學與藝術、娛樂與教育、生命健康以及綠色生態產業項目。

????該項目選址毗鄰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,面積約5257畝。首期由自然科學與藝術互動體驗博物館(包括一個大型多物種生態植物保護觀賞園) 、熊貓文化的IP研發中心、生態農業中心、可持續發展教育中心、循環利用及再生創新中心、生態環保產業孵化中心、生態康養及媒介醫學中心、生態主題國際會議中心八個中心組成。其中,自然科學與藝術互動體驗博物館計劃2021年竣工。

????“中法成都大熊貓生態創意產業園項目必將擦亮‘熊貓文化’這張名片,同時提升北湖熊貓國際旅遊休閑區的知名度和影響力。”北湖熊貓國際旅遊休閑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,下一步,他們將積極做好相關工作,加速推進項目建設,將大熊貓生態創意產業園打造成彰顯天府文化的靚麗新名片。


新浪新聞公眾號

更多猛料!歡迎掃描左方二維碼關註新浪新聞官方微信(xinlang-xinwen)
arrow
arrow

    bphnj896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